小學數學《9+幾》
一、考題回顧
題目來源:5月19日 上午 山東省濟寧市 面試考題
試講題目
1.題目:9+幾
2.內容:
3.基本要求:
(1)試講時間約10分鐘;
(2)引導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,自己得出“9+幾”的計算方法;
(3)指導學生初步理解“湊十法”,掌握“9+幾”進位加法的算理;
(4)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板書。
答辯題目
1.九加幾的算理是什么,其中最關鍵的點是什么?
2.你是如何設計引導學生理解“湊十法”?
二、考題解析
【教學過程】
(一)導入新課
生活情境導入:老師昨天去超市買東西,看見超市的酸奶有促銷活動,標簽上寫著“買9盒送4盒”,于是老師就買了9盒酸奶,那么老師一共得到多少盒酸奶呢?你們能幫老師列出相應的算式嗎?
學生列出算式9+4,教師追問如何計算,順勢引出課題《9+幾》。
(二)講解新知
1.理解“湊十法”
小組活動:前后桌四人為一小組,五分鐘時間討論一下9+4如何計算,算出來一共有多少瓶酸奶?討論結束后請小組派代表分享一下你們的想法。
預設:一個一個數,9、10、11、12、13,一共13盒;
追問:有沒有更好的方法。
預設:從4盒酸奶中拿出1盒給9盒湊成10盒,10再加剩下的3盒就是13盒。
教師進行教學評價,接著板書湊十的思維過程:4可以分成1和3,9加1等于10,10加3等于13。并說明這個方法叫做“湊十法”。
2.深化新知
小組活動:前后桌四人為一小組,教室左邊各小組借助擺小棒的方式利用湊十法計算9+5,教室右邊各小組借助擺小紅花的方式利用湊十法計算9+7,并模仿板書寫出湊十的思維過程。限時五分鐘。
預設1:5可分為1和4,9加1等于10,10加4就等于14;
預設2:7可分成1和6,9加1等于10,10加6就等于16。
學生匯報的同時,教師完成板書。
再次小組討論,用完整的話總結“9加幾”的計算方法。
師生共同總結:計算9+幾,先把另一個數減1,與9湊成10,再用10加上另一個數減去1剩下的數。
(三)應用新知
練習:開火車,說出下列式子的答案。
(四)小結作業
小結:通過這節課的學習,你有什么收獲?
作業:大家回去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9加幾相關的問題,并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,下節課一起分享。
【板書設計】
【答辯題目解析】
1.九加幾的算理是什么,其中最關鍵的點是什么?
【參考答案】
計算9加幾,先把另一個數拆出1,與9湊成10,再用10加上拆分后剩下的數。最關鍵的是讓學生理解“湊十法”,9加幾,就把這個幾拆成1+另一個數,這個1與9相加湊十。
2.你是如何設計引導學生理解“湊十法”?
【參考答案】
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,我在導入的基礎上,設置小組活動,讓學生想辦法算一算9+4。有部分學生能想到利用湊十的方法計算,他們給出答案后,我板書湊十法計算9+4的思維過程。接著再設置小組活動,讓全體學生都利用教具親身體驗湊十法計算9+5或9+7的過程。然后討論總結出湊十法計算“九加幾”的普遍方法。這樣設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,學生通過動手實踐、親身體驗、總結歸納等過程感受知識的形成,能夠加深理解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